“我們專注打造鈦制家居民品生產基地,正加大投入建設年產300萬只‘鈦鍋、鈦杯、鈦碗’等高檔日用鈦產品生產線。”4月3日,湖南康鈦爾家居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簡稱“康鈦爾”)負責人在生產車間向記者介紹。
康鈦爾是婁底經開區內一家擁有研發、生產、銷售鈦制品的企業,屬湖南五江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五江集團”)旗下企業。目前,五江集團正與湖南宏旺集團有限公司等企業展開合作,并與市政府簽訂鈦產業供應鏈合作協議,全面推進婁底鈦材料產業發展。
鈦,被譽為“太空金屬”“海洋金屬”。鈦合金具備高強度、輕量化、耐腐蝕等特性,是21世紀重要的戰略性新材料。近年來,隨著應用場景不斷拓展,鈦產業迎來發展黃金期。婁底以打造中部地區“材料谷”為契機,全面推進鋼鐵新材產業延鏈強鏈補鏈,加速構建千億級鈦材料產業集群,以“鈦引擎”力推“材料谷”產業再升級,推動先進制造業向高端化躍升。
我省高度重視鈦材料產業園建設,將婁底鈦材料產業納入全省重點產業規劃,并出臺支持婁底鈦材料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文件,在重大產業項目布局、科研平臺建設、高端人才引育、專項金融扶持等方面給予支持,助力婁底打造全省鈦材料產業承載地,推動形成“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市場應用”的良性循環。
作為婁底鈦材料產業發展的核心引領區,婁底經開區先行一步,2024年2月實現湖南鈦材料產業園項目(一期)順利開工,投資30億元的鈦板帶材生產線及鈦鋼鋁復合板帶材生產線啟動建設。今年以來,該區又在鈦材料(婁底)全產業鏈招商項目集體簽約活動和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湖南)上成功簽約多個項目,涵蓋鈦材料購銷、研發、生產、應用等產業鏈全流程。
其中,現場簽約的五江集團旗下擁有儲量700萬噸的鈦資源和國內唯一復合高端鈦生產全產業鏈,可保障鈦資源無憂。該集團董事長肖安江表示:“婁底投資環境優良,又具備產業資源優勢。我們計劃追加投資100億元,助力婁底建設世界級鈦供應鏈中心。”特別是漣鋼具備國內領先的熱軋技術和強大的研發能力,在“鋼鈦一體化”領域呈現“以鋼帶鈦、協同增效”的產業鏈優勢,計劃將鈦材產業打造成繼高端耐磨鋼和硅鋼后的第三增長極,成為婁底打造鈦材料產業集群的重要環節。
“我們將錨定中部地區‘材料谷’目標,進一步合力建設投資規模600億元、涉域近20平方公里的‘中部鈦谷’,一期規劃建設5平方公里鈦材料產業園。”婁底經開區黨工委書記肖雄杰介紹,該區能提供30萬噸冷熱軋鈦材料加工產能,因為鋼、鈦產業設備通用率達80%,由此可降低企業設備投資成本50%以上;具備年產45萬噸鈦-鋼金屬深加工及EPS表面處理加工能力,可滿足產品抗腐蝕、耐磨性等定制化需求;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已形成一定規模,也為鈦合金產業融合發展創造了機遇。
目前,該區正全力打造鈦材供應鏈公共倉、鈦材料集散中心、鈦材期貨交割庫、鈦產業展示中心、鈦合金部件技工中心、定制化生產基地、區域鈦廢料回收強煉中心等平臺,力求實現周邊8省鈦產品市場48小時配送全覆蓋,不斷完善產業“生態圈”。
婁底地處湖南幾何中心,是湖南“一帶一部”(東部沿海地區和中西部地區過渡帶、長江開放經濟帶和沿海開放經濟帶結合部)戰略支點關鍵城市,區位優越,交通便利。加之,我市近年大力倡導“如我在商”服務理念,不斷創新體制機制,持續加大改革力度,千方百計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奠定了在促進產業集群、承接產業轉移中的新優勢。僅今年3月23日舉行的鈦材料(婁底)全產業鏈招商項目集體簽約活動,就成功簽約項目57個、引資423.55億元。
“我們力爭到2030年形成100億級產業集群,入駐鈦材料下游企業20家、規上企業10家,培育3家上市企業;到2035年入駐企業50家,形成中南地區最大的鈦材料集散和智能制造基地,建成千億級鈦產業集群。”肖雄杰表示,婁底建設“中部鈦谷”,不僅可推動“材料谷”產業優化升級,并且能打通西部鈦原材料與東部鈦材應用渠道,高效轉化西部優質鈦礦資源,提升附加值,滿足珠三角、長三角高端制造業對高性能鈦材的龐大需求,促進資源與市場高效聯動,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