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國資國企改革作出了系列部署。今年是國務院國企改革新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全國兩會上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高質量完成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為貫徹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充分展示湖南省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新成就,湖南日報聯合湖南省國資委推出《國企新觀察》融媒體系列報道,聚焦國企轉型升級、傳承創新、向綠而行、爭當“單項冠軍”、擁抱全球機遇等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展示湖南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新氣象、新成效、新動能。
湖南湘投金天鈦金屬股份有限公司的冷軋事業部。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辜鵬博攝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孟姣燕通訊員袁鳳麟方菊英
沿海地區的大型核電站,源源不斷產出清潔能源;熱銷的折疊屏幕手機,為消費者帶來便捷體驗。然而,鮮為人知的是,核電機組穩定運行、手機屏幕絲滑折疊,離不開一種關鍵材料——高端鈦材。湖南在這一領域可謂獨樹一幟。
“追趕十年,終于填補國內技術空白”
3月18日,國內鈦帶卷主要生產者——湖南能源集團旗下湖南湘投金天鈦金屬股份有限公司的冷軋事業部里,一卷卷銀色的鈦帶卷正緩緩軋出。不久后,這批高品質鈦帶卷將發運至沿海地區,成為“華龍一號”核電項目發電機組的關鍵材料。
“未來三年訂單在手!”金天鈦金常務副總經理楊友志自豪地說,金天鈦金自主研發制造核電用鈦材,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在市場上占據領先地位,助力中國核電產業提高自主可控能力。
核電機組板式換熱器用的鈦板材。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辜鵬博攝
板式換熱器是核電機組的關鍵部件,需要長時間與大量海水接觸,對材料耐腐蝕性、強度等指標要求嚴苛,曾被發達國家長期壟斷。
“這塊鈦板看起來薄薄一片,卻是純鈦行業‘皇冠上的明珠’。”楊友志向記者展示,一塊鈦板上有各種波紋狀流道,其設計對于材料成型能力的考驗非常大。
研發團隊創造性地構建“成分-工藝-組織-性能”模型,從原料成分調控著手,對關鍵元素反復計算和試驗,并在工藝和成品處理環節日復一日打磨。
“追趕十年,終于填補國內技術空白!”楊友志介紹,從2015年參與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開展技術攻關,到2021年、2023年分別通過中國核能行業協會、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成果鑒定,從試制到小堆再到裝機,現已批量供貨。金天鈦金成為國內唯一一家批量供貨三大核電集團的企業,為全球核電領域提供材料支持。
目前,金天鈦金主打產品鈦帶卷應用覆蓋核電、化工、航空、能源、消費電子等領域,市場占有率居國內第一、全球前三。
金天鈦金生產的厚0.089毫米、寬1050毫米的鈦箔。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辜鵬博攝
足夠薄、更加寬,“手撕鈦”挑戰成功
在企業展廳,一張鈦箔通體透亮,反射著鏡面般的光澤,它的厚度只有0.089毫米,與頭發絲的直徑相當。這樣一張鈦箔,可以像紙張一樣柔軟彎曲,可以用手輕輕撕開,因此獲得一個形象的名字“手撕鈦”。
“目前,行業內應用于手機折疊屏的鈦箔為0.12毫米,用量以克計算。”楊友志介紹,2022年以來金天鈦金精密鈦箔累計供貨100噸級,相當于1000萬臺以上規模,國內市場占有率達70%。
應用于手機折疊屏的鈦箔。辜鵬博攝
相比不銹鋼,鈦材更輕、強度更高、耐腐蝕性更好,但軋制難度更大。
金天鈦金曾軋出中國第一卷自主研發的寬幅冷軋鈦帶卷。厚度不斷下探,0.5毫米、0.3毫米、0.2毫米寬幅鈦帶卷相繼挑戰成功。
隨著高端電子產品對鈦箔的需求越來越大,金天鈦金發力攻關“手撕鈦”。
從0.2毫米到0.1毫米,這無法用肉眼分辨的厚度,對于工業生產來說卻如同一道巨大的鴻溝。
“鈦就像一匹野馬,馴服過程格外艱難。每軋薄0.01毫米都不容易。”楊友志說,最難的是,既要減薄,還要做寬。
如何做到像鏡面一般平整光潔?僅僅是針對板形這一個技術點,研發團隊配輥上百次,進行上百次試驗后,才成功研制出厚0.089毫米、寬1050毫米的鈦箔,鑄就行業寬厚比最大的寬幅極薄鈦材。
超軟、超強、超薄、超寬,是業內對高端鈦材的極致追求。金天鈦金正瞄準氫能、海工、電子等應用領域,持續開展技術攻關、擴大產品應用,為國家重大裝備提供先進材料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