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寶雞,渭水碧波蕩漾,繁花綴滿枝頭,整座城市洋溢著春日的蓬勃生機。在這美好的時節,2025寶雞鈦谷國際鈦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鈦博會”)在寶雞國際會展中心盛大舉行。展館內,287家參展企業攜前沿產品與技術爭奇斗艷,高品質鈦產品在燈光下折射出科技鋒芒;主題報告會現場,學者專家暢所欲言,探討鈦產業發展的新方向、新趨勢,為行業發展指明路徑;洽談會上,合作協議接連簽署,超百億元的投資額見證著鈦博會的蓬勃活力。
▲鈦博會吸引全國客商尋經問寶
鈦谷鏈接世界,合作共創未來。本屆鈦博會,以豐富多元的活動、前沿創新的成果打造了一場集產品展示、學術交流、商貿合作于一體的行業盛宴,讓全球目光再次聚焦“中國鈦谷”,共繪鈦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宏偉藍圖。
聚全球資源筑合作平臺
進入寶雞國際會展中心,鈦產業蓬勃發展的熱烈氛圍撲面而來。
16米長的鈦鋼復合板橫臥展臺,如銀色巨鯨靜待檢閱;直徑0.5米的鈦合金航空鍛件泛著冷光,仿佛在訴說“上天入海”的傳奇;單重160公斤的鈦及鈦合金盤圓,彰顯了新質生產力在鈦產業賽道上的生動實踐……從裝備大國重器的高端鈦合金材料,到醫療領域的鈦制植入器械,再到融入群眾生活的鈦制廚具、體育器材,全產業鏈的創新成果在此熠熠生輝,讓人目不暇接。
作為中國鈦產業發展的風向標,鈦博會早已成為行業成果的展示窗。本屆鈦博會更是規模空前,展覽面積達23740平方米,較上屆增加10.4%,287家參展企業齊聚一堂,數量較上屆增長30%,其中德國馮阿登真空設備有限公司、奧地利因泰克熔煉與鑄造技術有限公司等7家國際企業首次亮相,國際化程度顯著提升。展品覆蓋鈦礦開采、冶煉加工、終端應用全鏈條,新材料保險、檢驗檢測、網絡交易、數字診斷等服務企業也同步參展,全面展現了“鈦谷磁場”的吸引力。
寶雞高新區以“鈦美高新,陜耀世界”為主題亮相鈦博會,創新采用“室內特裝+室外展臺”復合模式,突破傳統展覽局限,打造充足展示空間。展館圍繞三大核心產業板塊精心布局:鈦合金產業展區亮點紛呈,1.2米C919大模型、蛟龍深潛器模型氣勢恢宏,鈦反應釜等裝備模型與鈦制自行車、行李箱等民品相映成趣;汽車產業以1米石油特種測量車模型為核心,搭配陜汽重卡、吉利汽車模型,盡顯行業風采;高端裝備制造展區以高1.5米陸地鉆井架、深海鉆井平臺為主角,法士特變速器、保和防務旋翼機等展品協同展示。同時,借助云展覽技術,實現展館內外場景全方位呈現,觀眾可通過線上平臺沉浸式觀展,多維度領略寶雞高新區的產業實力與創新魅力。
▲寶雞高新區展館一瞥
在鈦博會現場,寶雞企業紛紛展示了“拿手絕活”。寶鈦集團作為行業領軍者,展示了為眾多國家重大工程定制的高性能鈦合金材料,其產品應用于“神舟”飛天、“嫦娥”登月、“蛟龍”探海等大國重器,彰顯著中國鈦谷的雄厚實力與擔當。力興鈦業展示的航空用鈦合金拉桿填補了國內空白,受到客商的高度關注;寶雞市嘉誠稀有金屬材料有限公司帶來了50余種鈦用中間合金產品,其中新品就占據三分之一。寶雞拓普達鈦業有限公司的展區前人頭攢動,151種金屬與復合材料制品琳瑯滿目,首次亮相的3C級民用消費品——閃耀著金屬光澤的手機邊框、輕盈堅固的鈦行李箱,吸引了無數目光。“這些產品不僅是科技與美學的融合,更是我們開拓民用市場的‘先鋒軍’!”該公司副總經理盧新昌熱情地向參觀者介紹。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屆鈦博會287家參展企業中,外地的展商達到167家,首超本地展商數量。“我們是鈦博會的‘老朋友’了,每一屆都沒有落下,這次集團三個子公司齊亮相,帶來了產銷量全球領先的高性能冷軋鈦帶卷和鈦焊管。”湖南湘投金天科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余經理介紹,寶雞鈦產業基礎深厚,產業鏈完備,在這里參加展會,能精準對接上下游企業,獲取最新的行業信息,還能與寶雞的優質企業交流合作,對集團拓展業務、提升競爭力至關重要。
各參展企業在展會上爭奇斗艷,交流合作氛圍濃厚,鈦博會已成為全球鈦產業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有力地推動著全球鈦產業的協同發展,也進一步鞏固了寶雞“中國鈦谷”的地位。
集行業智慧探發展路徑
當展館內展品爭奇斗艷時,同期舉辦的2025年鈦鋯鉿釩分會年會暨鈦谷產業發展大會同樣精彩絕倫。來自國內外的600余名業內專家學者、企業精英、重要客商圍繞產業新方向、新技術、新趨勢展開交流研討,75項高規格主題報告如“金鑰匙”,為行業發展解鎖新機遇。
▲外國友人在鈦博會上參觀
作為世界最大鈦材生產國和消費國,我國鈦礦儲量全球第二,鈦材產量占全球總量的65%,位居第一,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但在高端鈦材競爭力方面急需趕超,彌補短板。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葛紅林深入分析了鈦產業在全球經濟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強調全行業應加大產業整合、開拓資源、提升創新能力,推動行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積極參與國際規則、管理標準的制定,適時發出“中國鈦”聲音,講好“中國鈦”故事,打造“中國鈦”品牌,提升中國鈦產業在全球價值鏈的地位,塑造國際競爭新優勢,為行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2024年我國鈦材消費量15.1萬噸,同比增長2.0%,航空航天等行業快速增長,傳統化工行業用鈦量首次出現萎縮。對此,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鈦鋯鉿釩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安仲生建議,鈦企業加大深加工投入,提供更多高附加值的產品,同時加強上下游合作拓展新領域,利用成本優勢開拓傳統領域市場。其前瞻性觀點與務實建議,為破解行業發展瓶頸、探索轉型升級路徑提供了重要思路。
獨聯體國際鈦協會主席安德烈·亞歷山大洛夫在《鈦產品當代生產的特點》主題報告中,深度解讀全球鈦產業格局。“面對挑戰,唯有攜手合作,才能共攀產業高峰!”這一共識引發全場共鳴。
寶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李峰科作了《投資鈦谷創業高新》報告,從五個維度推介寶雞高新區。產業維度上,以寶鈦為龍頭,620家鈦企年產值520億元,產業規模世界第一,汽車及零部件、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優勢顯著;創新維度上,18個國家級研發平臺、23個院士博士后工作站等資源集聚,助力眾多國之重器研發;開放維度上,寶雞綜合保稅區、中歐班列等聯通全球,實現跨區政務通辦與產業協同;發展維度上,科技新城等區域空間廣闊,配套設施完善,專業化園區待入駐;服務維度上,通過“容缺審批”等改革、專項扶持資金及人才保障,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誠邀全球企業家與創新人才攜手寶雞高新
▲鈦材自行車備受青睞
“沒想到學術論壇如此火爆,我們原本設置了400把座椅,結果遠遠不夠,臨時又調過來一批,整個會場座無虛席。”鈦博會組委會一位工作人員說。
“以前在技術研發和市場拓展上存在諸多困惑,參加這些學術活動后,猶如撥云見日,讓我們對行業趨勢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也堅定了加大創新投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決心。”參會企業代表紛紛表示,通過聆聽專家報告和參與研討,拓寬了視野,明確了方向。
本屆大會圍繞加工應用、醫療領域等6大方向,發布了《金屬研究所體系化結構鈦合金研發與應用》《航天鈦合金材料及其精密成形技術》等75篇最新成果報告,出席專家數量、報告質量和參會人數均創歷屆新高。這些學術交流活動,促進了前沿理論與產業實踐的深度融合,為我國鈦產業的創新發展注入了強大的智力支持。
結豐碩成果繪產業新篇
本屆鈦博會堪稱一場產業盛宴,成果輝煌,為寶雞鈦產業乃至全球鈦產業的發展,都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深遠影響。
投資洽談會暨項目簽約活動,無疑是本次盛會的重頭戲,為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在活動現場,31個項目集中簽約,總金額高達105.9億元,涵蓋鈦材料研發、生產、應用等多個關鍵領域。投資50億元的寶鈦科技新城產業園,建成后將匯聚高端生產、研發、檢測等功能,有力推動寶雞鈦產業向高端化邁進;投資5億元的鎳及鎳合金材料生產線項目,將填補寶雞在該領域的部分技術與產能空白,完善產業鏈中金屬材料多元化布局。這些項目的落地,不僅帶來巨額資金,更將吸引上下游企業集聚,進一步提升寶雞鈦產業在全球的競爭力。
▲鈦鑄件“何尊”展示寶雞鈦產業硬實力
在展會期間,寶雞市人民政府發布了《“寶雞·中國鈦谷”宣言》,彰顯了對鈦產業發展的堅定支持。百億級產業基金的設立,為企業的創新研發、設備更新、產能擴張提供了堅實的資金保障;創新平臺建設計劃,通過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的創新資源,加速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推動產業技術革新;人才聚集計劃,憑借優厚政策、廣闊發展空間和良好生活環境,吸引國內外高端人才投身寶雞鈦產業,為產業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
寶雞高新區作為產業核心承載區,憑借完善的基礎設施、便捷的交通網絡和高效的政務服務,為鈦產業發展營造了優良環境。區內產業配套齊全,上下游企業緊密協作,形成了良好的產業生態,企業間交流頻繁,實現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同時,寶雞高新區積極落實產業扶持政策,在土地、稅收等方面給予企業大力支持,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助力企業專注創新發展。眾多簽約項目選擇落地高新區,正是看中了這里的發展潛力和優質環境,未來高新區有望成為寶雞鈦產業創新發展的核心引擎。
從展會中還能清晰洞察到鈦產業發展的新趨勢。寶鈦集團展示的“低碳海綿鈦制備技術”,將傳統鎂還原法能耗降低40%,有效破解了行業發展的環保瓶頸,推動產業向綠色可持續方向發展。力興鈦業推出的鈦合金新能源汽車防撞梁,相比傳統產品重量更輕,強度卻更高,吸引了眾多汽車廠商關注,為鈦產業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應用開辟了新路徑。全球首個鈦行業互聯網交易平臺——鈦谷交易網亮相:輕點鼠標,實時鈦價指數、海量產品信息即刻呈現;依托AI智能算法,系統快速匹配潛在客戶與供應商,實現“一鍵采買”,引領產業邁向智能化、高端化。
作為中國鈦工業的搖籃,寶雞這座城市不僅見證了鈦產業從崛起到壯大的非凡歷程,更始終引領著全球鈦產業發展的新方向。展望未來,寶雞將以此次鈦博會為新起點,以深化國內外鈦產業鏈協同發展為核心,持續拓展“鈦應用”領域,提升“鈦質量”,促進“鈦升級”,全力建設世界一流鈦及新材料產業基地,為全球鈦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寶雞力量”。